许多人学骑车时总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平衡或加速上,却忽略了停车才是骑行的核心技能。正如运输署明确指出的:“初学者必须先在安全地方掌握停车技巧,才能上路”。学会安全停车不仅能避免摔伤,更能建立骑行信心,让你从容应对各种路况。
一、停车为何是骑行的 “必修课”?

骑行中突发状况(如路口急停、避让行人)频发,若停车不稳,摔车风险将大幅增加。数据显示,超过 60% 的新手事故与停车失控有关。例如,在湿滑路面急刹时,若未掌握前后刹配合技巧,后轮易打滑导致侧翻。
建立肌肉记忆的起点
停车过程涉及刹车控制、重心调整、脚撑落地等连贯动作,反复练习能帮助新手形成条件反射。香港运输署强调:“只有熟练停车,才能腾出精力观察路况,避免分心事故”。
适应复杂地形的关键
以重庆巫溪为例,山城道路多坡道和狭窄街巷。若不会坡道停车,车辆可能溜滑碰撞;若无法在狭窄路段精准停靠,易与行人或障碍物发生剐蹭。
二、科学停车的三大核心技巧
- 日常停车:先轻捏后刹减速,再配合前刹微调(前刹力度不超过 70%),避免车头因惯性上翘。例如,在 20km/h 时速下,应先降档减速,再分两次轻按刹车把。
- 紧急情况:同时捏紧前后刹,但需保持车轮微转(非抱死状态),防止侧滑。下坡时后刹力度应略大于前刹,上坡则相反。
重心控制与脚撑落地
- 停车前将身体重心后移,臀部稍离座垫,双脚提前轻触地面。例如,在坡道停车时,可先挂低速档,利用发动机牵制力辅助刹车。
- 落地瞬间需保持车身直立,避免因倾斜导致摔倒。练习时可在地面画标记,反复训练定点停车能力。
环境预判与安全意识
- 选择开阔、无障碍物的停车点,远离机动车道和消防通道。例如,在重庆路侧带宽度不足 3.5 米的路段,禁止停放共享单车,自行车也应避免在此类区域停靠。
- 停车后观察后方来车,确认安全再下车。尤其在机动车道临时停车时,需提前开启转向灯并鸣笛警示。
三、不同场景的停车进阶策略
- 第一步:提前降至低速档,缓慢靠近路边。
- 第二步:后轮触地瞬间,用脚抵住地面形成支点。
- 第三步:拉紧手刹(如有),或用砖块等物卡住车轮防止溜车。
湿滑路面的防滑技巧
- 避免急刹,改用 “点刹” 方式(快速轻按刹车把)。
- 停车后双脚尽量踩在干燥区域,减少打滑风险。
狭窄空间的精准停靠
- 采用 “倒车入位” 法:先将车头转向目标方向,再缓慢倒车调整角度。
- 借助后视镜观察两侧距离,确保与障碍物保持 30 厘米以上安全间距。
四、新手常见误区与纠正
- 误区 1:只依赖前刹或后刹
纠正:前后刹配合使用才能实现最佳制动效果。单独使用前刹易导致翻车,单独使用后刹则制动距离过长。误区 2:停车时身体前倾
bevictor伟德APP纠正:应保持身体直立,重心后移,避免因惯性向前冲。误区 3:忽视停车后的车辆固定
纠正:长时间停放时,需使用 U 型锁固定车轮,并选择带监控的停放点。
五、练习计划:从新手到熟练
在空旷场地练习直线停车,每次停车后保持静止 30 秒,逐步提升稳定性。
进阶阶段(4-7 天)
模拟不同路况(坡道、弯道)停车,重点训练刹车力度控制和重心调整。
实战阶段(8-14 天)
在低流量道路实践,学习观察交通信号和预判行人动向,逐步适应真实骑行环境。
结语
停车不是骑行的 “附加题”,而是决定骑行安全的 “必答题”。正如骑行教练强调的:“能停得稳,才能骑得远”。掌握科学的停车技巧,不仅能保护自身安全,更能让你在山城街巷、城市道路间自由穿行时,真正享受骑行的乐趣与便利。